农历三月一到,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这就是“清明”得名的来由 。节日与节气不同,节气是时序的标志,而节日则包含着某种风俗和纪念的意义。
在清明假期这个饱含着缅怀与传承之意的时节,一场连接古今的万盛非遗作品展览,于4月5日在万盛图书馆一楼开展,为假期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气息。展览由图书馆大厅的万盛非遗宴拉开序幕,小朋友们一进入图书馆就被眼前的非遗美食吸引了,一大桌“宴席”有八零一香辣田螺、邓氏家常麻辣鱼、红烧肉、关坝米粉等,孩子们嘴里嘟囔着:哇!最喜欢吃红烧肉和火锅啦!这是独属于重庆的“渝味360碗”。美食欣赏完,紧接着就是一条栩栩如生的棕编龙映入眼帘,这条腾飞的龙几乎占据了一张长约1.8米的桌子展位,家长们震惊于它威武的形象和师傅精湛的手工艺,而孩子们则被它旁边的京剧变脸小玩偶完全俘获,还问道能不能买回家,整个非遗展区逛完之后所有人都还意犹未尽。接下来是最吸引人的非遗手工体验啦!剪纸简单而有趣,孩子们摩拳擦掌,拿起剪刀,气势十足,在欢声笑语中,一幅幅五彩而又形状各异的剪纸图案就诞生了,小朋友们对剪纸作品爱不释手,家长们称赞这寓教于乐的活动非常有意义,纷纷表示会经常带孩子走进图书馆参加活动。